一片叶富了一座城
2025-02-03 行业新闻
跟着秋茶采摘挨近结尾,进入11月中旬,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茶农们又开端“络绎”于茶园之中,紧锣密鼓地投入茶树翻土、修剪作业,为下一年春茶的长势做足预备。
“好茶不愁卖,本年秋茶质量不错,买卖正旺时,1天就收买了约2000斤毛茶。”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一茶叶收买点负责人陈文金一边忙着审评茶农们带来的茶样一边说。
安溪县是铁观音的发源地,产茶前史逾千年。早在宋元时期,安溪的茶叶就在泉州港一致装船,从国际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启航,销往国际。
变革开放初期,安溪县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乘着变革春风,敢闯爱拼的安溪人紧抓发源地优势,带着安溪茶到全国各地叫卖。“骑着摩托车,挑着茶叶,处处找买家。”茶农王奕荣回想,彼时,乡亲们战胜万难,四处奔走,把安溪茶越卖越远。
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循环往复,是安溪人的据守,也是20世纪末安溪县完结脱贫的“法宝”。
现在,安溪县有近80%的人口从事涉茶工业,农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4000元,茶叶已成为当地致富的“金叶子”。
靠“一片叶”富民,离不开强工业带动。在各地卖茶的阅历让安溪人的思维更解放、目光更久远。他们深知,要想把“一片叶”做得更大更强,就得尽力向茶工业现代化“进阶”,出产、包装、出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大文章,茶出产更是要走上智能化“快车道”。
“在八马茶业出产车间内,最新出产线小时不间断作业,智能化水平缓出产功率大幅度的进步,最高可日产精制茶质料3.6吨。”八马茶业产品司理蔡银笔介绍,智能出产线让产值飙升,也让产品的“标准线”进步。
八马茶业不只制茶,也制作茶包装,让茶叶从进料到制品全程不落地,完结自动化、清洁化、智能化出产,且快速出品。“现在,咱们的出产线盒。”蔡银笔说。
八马茶业仅仅安溪县5000多家茶企的缩影,从出产到包装的智能流水线,是这些茶企出产车间的标配。
“安溪一切茶厂的机械化、自动化包装设备均为自主研制,具有强壮的茶包装流水线。”安溪县茶业办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炳灿骄傲地说,安溪的通用包装占有全国茶叶包装市场占有率的三分之一,“100万泡茶不到10小时就能完结装盒、封膜、装箱。”
阅历了足不出户卖茶的安溪人,深知自己走出去“找销路”的艰苦,所以早早“站”上了电商的风口,让好茶在家就能“不愁卖”。
“现在公司每天的茶叶订单出货量是3万多单。不只如此,电子商务平台还让咱们触达了更多的顾客。”当地茶企转型线上的出售“排头兵”——平和百茶(福建)供给链办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平和兴奋地描绘着电商带来的新机遇。
尝到电商“甜头”的不仅仅平和百茶。当地建造了茶叶电商专业园区茶科网工业园,许多头部供给链企业落户园区。现在,安溪县域茶叶电商出售的收益已超百亿元,占全国茶叶电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助推安溪县茶叶买卖量位居全国县域之首。
“假如没有茶,就没有安溪县的山乡剧变,也没有安溪人的幸福日子。”安溪县茶业开展中心主任林清杰以为,安溪人不只把茶越做越好、越卖越好,还提升了“一片叶”的附加值。
袋泡茶、速溶茶、茶含片等方便茶品接连上新,饮料茶供给链从无到有,让安溪县成为全国重要新式茶饮基底茶供给基地,年供给量超6万吨;
物流工业在电商带动下继续昌盛,272家物流快递公司、上千个服务网点日均处理约16万件涉茶快递,让安溪县的物流功率在全国产茶县中居首位的一起,物流本钱最低;
四面八方的游客循着“茶香”来到“茶乡”,散步全国村庄旅行精品线路,感触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的“茶日子”,让安溪县完结年招待国内游客784.03万人次、年国内旅行收入92.03亿元;
依托“一片叶”,安溪县一日千里,已今非昔比。9月20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现,安溪县位列全国总实力百强县市第50位,跻身全国出资潜力十强县市之列。
“工业始终是安溪开展的中心引擎和要害支撑。”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对安溪的未来充满信心,“安溪将安身工业根底和比较优势,向全面建造具有茶乡特征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大步跨进。”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