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裡會外︱品質川茶的品牌之路
2024-10-19 冲泡方法
為期4天的第13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茶博會”)於5月12日在成都閉幕。據不完全統計,會期共招待觀眾10.23萬人次,總成交28.28億元。全國共66個產茶縣(市、區)參展,創歷屆新高﹔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參展。
四川是茶葉大省,是茶樹的發源地和茶文明的發祥地,是國家規劃的長江上中游名優綠茶和出口茶優勢區。近年來,四川加速推動精制川茶產業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產業。茶博會就像是一場關於茶的聚會,以茶會友,請全國各地、国际各地的茶友來成都品茗。會裡會外,讓我们感受到,有品質的川茶正做強品牌,助力茶企出川出海。
2023年,四川茶葉綜合產值達1200億元,這是川茶年產值連續3年打破千億元大關,也是2021年初次打破千億元大關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長11.1%。
瀘州市納溪區茶產業歷史悠长,現有茶葉基地31.5萬畝,年總產量2.3萬噸,茶產業年綜合產值實現83億元,機械化加工率99%以上。近年來,納溪區將傳統的茶產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以數字化賦能茶產品的產銷一體化,助力茶產業轉型升級。
走進瀘州市納溪區茶葉中心產區——護國鎮梅嶺村,白雲深處,茶樹正綠,隨處可見繁忙的採茶人。從上一年開始,納溪區農業農村局給全區的茶園裝上了太陽能殺虫燈,每20畝就有1盞,同時搭建物聯網,實現狀態實時更新、手機實時監控、遠程就能控制,好像搭建了一張茶園“才智防護網”。
不僅如此,為推進茶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品質化發展,2023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瀘州市納溪區一起成立了“納溪特早茶”科技演示專家工作站,入駐工作站的專家可隨時通過梅嶺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綜合信息化服務途径,實時對茶農進行指導。梅嶺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學豐拿出手機演示,“通過5G網絡,專家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診斷病虫害,提高茶葉產出品質。”
達州宣漢縣也是產茶大縣,是全省30個茶產業優勢縣之一。近年來,該縣圍繞優質綠茶主產、高端白茶輔產、良種紅茶補產功能定位,推進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約5.94萬畝,现在開採面積達5.1萬畝,預計全年產量5300噸,年產值達8億元以上。
“我们看一下,雙手採茶,我們需求依照一芽一葉的採摘標准,才干保証茶葉的品質和質量。”在茶壟間,宣漢縣茶葉果樹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陳興平正在給茶農們講解春茶的採摘要點。
“曾经我們採茶不標准,每斤隻賣得到一兩百元,遠遠低於市場價。經過陳老師的培訓,我們採的茶品相越來越好了,價格也越賣越高。”天然生成鎮油石村乡民尹文秀說。
“宣漢茶葉品質優良,口感好,现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宣漢縣石鐵鄉振興茶廠負責人王顯智說,“我們還要收購夏秋茶,充沛發揮當地茶園資源,有用提高了茶葉‘附加值’。”
现在,四川全省茶葉呈現出開採早、產量增的杰出態勢,茶園面積穩定在590萬畝左右,帶動茶葉價格、產值提高,關鍵是幫助農民朋友把茶葉賣出去、賣出了好價錢。上一年,四川茶農人均茶產業收入5000元以上。更多大山裡的優質川茶正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一片小葉子變成致富的“金葉子”,撐起群眾錢袋子。
此前,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2屆。13年來,通過茶博會的持續推介和各方尽力,川茶影響力持續提高,川茶文明、川茶產品正更好地走出四川、走向全國、廣銷国际。
近年來,川茶區域品牌打造成效顯著。加強川茶品牌的建設故事要從2014年說起,那年,四川省政府發布一號文件——《關於加速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意見》,提出要把四川建成國內外闻名的茶葉生產、加工和貿易、文明基地。省級區域共用品牌“天府龍芽”從2015年確定、2016年正式發布。
在此基礎上,四川建立了“區域共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川茶品牌體系,匯聚全省全行業的資源和力气,推動川茶強省建設邁出新脚步﹔將川茶做制品質過得硬、品牌叫得響、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茶,成為川茶提高品質、做大品牌、做強市場的重要目標。
“我們以‘天府龍芽’省級共用品牌為引領,打造‘三山一早’(峨眉山茶、蒙頂山茶、米倉山茶和宜賓早茶)等当地共用品牌。”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徐斌說,經過近10年潛心經營,川茶的品牌刻画也越發有力。“‘天府龍芽’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舆標志產品’作為四川仅有特征品牌列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3年品牌價值達43.21億元。”
記者了解到,除了參加茶博會這樣的展會外,宜賓茶積極“走出去”,組織茶企組團走進濟南、哈爾濱、烏魯木齊等主銷區,乃至“出海”至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通過精准對接當地市場,持續擴大宜賓茶的市場影響力和“朋友圈”。
“巴中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結合,積極參加四川茶博會、重慶茶博會等展现展銷,持續到西安、北京等目標市場舉辦專場推介會,”巴中市農業農村局吳燕介紹,下一步,將拓宽直播、短視頻等電商途径,延伸供應鏈,促進線上線下交融。“巴中市持續實施‘共用品牌+企業品牌’發展戰略,建成高山生態茶園57.3萬畝,創建省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2個,研發特征新產品5個。”
“近年來,米倉山茶業集團一向堅持提高名優綠茶產量和品質、擴大紅茶份額、開展茶葉精深加工、大力拓宽海外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的出口茶產品。”廣元市米倉山茶業公司大區經理吳霞告訴記者,企業一向在大力拓宽海外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的出口茶產品,與有實力的出口企業协作。
據了解,“天府龍芽”川茶省級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期間,四川還配套實施了“精制川茶”培养行動,劍指改造茶園、加工設施設備升級等,推動全產業鏈提檔升級。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