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福茶香四海 福韵古今长
2025-04-06 冲泡方法
袅袅茶香,飘溢城乡。对福鼎人来说,白茶是日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茶有三“福”之说,即泡茶有眼“福”、喝茶有口“福”、茶到心里有心“福”,即谐音:眼服、口服、心服。
从产白茶,到品白茶,再到品牌茶,福鼎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茶乡,产茶前史悠远持久,茶文明见识深沉。早在明清时期,福鼎白茶经“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外销,每份茶叶的外包装盒上都贴有“福茶”二字。字的全体造型跟茶壶外形类似,“壶”里写着福字,暗示着喝茶有福。
其时,福鼎重要茶叶输出商埠有白琳镇八尺门码头、后歧码头及沙埕镇沙埕港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鼎市沙埕港设贸易口岸,出口茶叶;清嘉庆初年,“白毫银针”被誉为国际名茶,是英国女王热爱的珍品;1910年起,“白毫银针”热销欧美;清末民初,福鼎白茶远销欧亚39个国家和地区,《太姥山全志》曾有记载:“运售国外,价与金埒。”
从清代到民国,福鼎涌现出一批闻名的茶人,有翁江“三泰茶庄”的萧雄、柏柳的梅伯珍、棠园的邵维羡、“张元记”茶行的张永德、“祥丰茶庄”的蔡维侧、福州茶业会馆的总管陈炽昌、“双春隆”茶行的吴观楷、白琳时间红茶橘红的发明者“合茂智”袁子卿、柏柳茶商梅秀逢、白琳“恒丰泰”茶行的蔡齐卿、白茶专业合作社主任李得光等人。正是有这样一批茶商、茶人奔走于福州、上海、广州、江浙、香港及东南亚等地,把福鼎茶叶进一步销往国际各地。1957年起,福鼎公营湖林茶厂出产的白茶在我国香港、英国等商场名誉极佳,深受侨民喜欢,被视为暑天最佳饮品。
2011年,在西泠印社春拍卖场上,稀有品民国四年(1915年)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精茶”原装上台,1915年英文印鉴宛在。其间,福建的马玉记白茶荣获当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牌奖章,此款参展茶选用精选芽尖制成,虽时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的白毫仍然清晰可见,保存之无缺可谓奇观。依据梅伯珍(梅筱溪)在民国时写的自传体日记《筱溪陈情书》中所记,福建马玉记白茶都是由梅筱溪供给的。
现在,坐落白茶主产区允许镇境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的允许妈祖宫,其墙体彩绘岩画仍保存与茶文明严密相关的内容。
作为古代海上交通运输工具的福船,是其时运送白茶的首要交通工具,也是福鼎文明遗产的海丝印记之一。明万历今后,福鼎烽烟营、嵛山游、台山游均装备福船、哨船、车船、大鸟船、快船,以福船为代表的这些战船是从渔船演化而来的。在新时期,福船船模展开成工艺品和收藏品,包含一往无前、扬帆出息的涵义,成为海丝文明的标志符号。
以茶为媒,品尝“福茶”魅力。近年来,福鼎市深化探寻“福茶”文明背面的故事,发掘明清以来“福茶”文明的前史变迁和文明魅力,在福鼎市范围内搜集“福茶”元素藏品、“福”文明著作等,鼓舞开发“福茶”文创著作,推进福文明、茶工业和构思工业互动,促进福鼎白茶文明与福文明有机交融。一起,热心参与各项外宣活动,传达福鼎白茶文明。
2024年以来,福鼎白茶香港推行中心在香港大屿山正式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积极展开福鼎白茶文明展现和系列国际推介活动,福鼎白茶作为我国茶仅有非遗文明代表,露脸国际舞台;福鼎白茶经贸推介沟通团前往法国、德国展开推介沟通,福鼎白茶露脸巴黎卢浮宫“重生万物——我国非遗与今世规划展”,同期举办了高标准国际品鉴会,有用提高福鼎白茶的普及率和知名度,以簇新的姿势再次“香飘”国际。(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王婷婷)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答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播送电视节目制造运营答应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书答应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运营答应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运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具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造著作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法运用和传达
职业品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线)告发邮箱:福建省新闻品德委告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