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安徽祁门红茶非遗传人亲制花香蜜香一次品鉴!
2025-01-14 系列产品
很 多人都知道中国茶在世界上有名,但如果说到具体的某一款茶,可能一时半会还说不上来。
而这个问题,当年有人便给出了答案:“你们祁红世界有名。” 这一句话说的便是来自安徽的茗茶——祁门红茶。
被誉为群芳最的“红茶皇后”祁门红茶便产自这里,自诞生之日起,便盛誉不绝,屡获殊荣。
洋溢着玫瑰花香、果香和蜜香的祁门红茶可以用8个字概括其品质特征:“香高、味醇、形美、色艳”。
其馥郁持久、独特又多元的味道,让人难以做准确地描述,故以产地命名,被称为“祁门香”。
中国十大名茶中,只有祁门红茶以红茶身份入选,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今天一条生活馆便联合安徽本土风物品牌“徽麓”,带来了三款地道正宗的祁门红茶。
本次的三款祁门红茶,涵盖了特级祁红工夫、祁红毛峰、祁红金针,诸位茶友将它们当做性价比口粮茶的同时,更是能一次品尝到传统工艺加新工艺不一样的风格的组合。
祁红工夫红茶是2023年的传统工夫特级等级,由省级祁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陶自富先生亲制。
该款新茶采摘于清明前后,等级相比来说较高且价格合适,有着口粮茶的价格和高等级茶的品质。
此次带来的特级祁红采摘于2023年清明至谷雨之间,鲜叶则是来自于祁门红茶核心产区之一的乔山乡,产区山场面积80063亩,茶园面积4275亩,森林覆盖率93%,是一个典型山区乡,那里云雾弥漫、阳光充足,自然生长的是真正的祁门槠叶种老茶树。
采摘后的鲜叶经过初制加精制17道手工工艺,前后历经3个月,方可制成,此次特级茶由陶自富先生亲制,产量有限,先到先得。
祁红工夫是短碎茶,他的制作流程与工艺是将完整的叶片,通过手工打袋、筛分、切断等工艺,去制成短碎的茶叶,不是字面理解用刀切断的。
通过手工的工艺来达到过去祁红作为出口欧美,迎合欧美消费市场以滤泡袋饮用的一种外形形式呈现,所以祁红工夫的短碎,并非大家所理解不好的碎茶,是刻意为之。
香味高浓的特征十分明显,像祁红特有的蜜香、果香、花香都能从这款茶中闻到。
相信很多人误以为红茶一定是红汤,其实这个是跟其是否是春茶有关,由于春茶采摘于春季,四月制作时气温较低,所以发酵程度远不及夏茶。
在茶汤的体现中,发酵程度越重汤色越浓,所以在日常冲泡饮用中,好的春茶祁红一定是橙黄透亮的茶汤,反之如果第一泡就出红汤,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他是夏茶,而非春茶,这也是衡量一个原料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
第二款为非遗大师亲传弟子许龙星(县级非遗)亲制新工艺祁红金针,采摘于祁门红茶核心产区之一的历口产区,位于祁门县西麓牯牛降山脉的600-1000多米的高山上,选取一芽一叶初展标准采摘。
所有采摘都由茶农手工完成,因此他们要跟时间赛跑,早上4点天刚亮就上山,一直劳作至下午,在山上一呆就是10个多小时,最后再将采摘后好的原料通过手工一根一根搓成祁红金针。
祁红金针干茶条索紧细苗秀,细微如眉,色泽乌润,金毫显露,轻嗅便可闻到浓郁的甜香。
茶汤橙黄透亮,柔甜饱满,馥郁的花蜜香凸显,连杯盖上的蜜香都很明显,杯底亦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款茶叶为陶自富先生亲传弟子许龙星先生亲制,其以新工艺祁红制作技艺见长,因此这款茶性价比依然很高。
第三款是荒野祁红毛峰,采摘2024年清明至谷雨之间,高山荒野茶,选取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同样由祁红非遗大师陶自富亲传弟子许龙星手工制作。
很多人会问何为荒野茶,其实就是过去一些老茶农不在了以后,年轻人又外出务工,家里位于高山上的茶园无人打理,任其自由生长的野茶,颇有一点自然农法的味道在。
此款2024荒野祁红毛峰,采于祁红核心产区历口产区北坑800-1000米的高山上,因多年无人打理,加之海拔较高,采茶人也不愿去,徽麓品牌联合许龙星先生,在2倍的采工工资上,才请到人去到历口北坑高山荒野中采摘下来。
采摘过程艰辛,基本没路,一天采摘的数量也不多,后由许龙星亲自制成祁红毛峰,外形大于一般的祁红毛峰,干茶略显粗大。
但内含物质很丰富,在沸水烫盏时,投入干茶,整个茶室都充满祁红的花果香,虽外形较一般的祁红毛峰不好看,但开汤后无论香气与滋味,都是相当的好的。
小编这次非常推荐这款荒野祁红毛峰,虽然卖相相对一般,但胜在性价比,且滋味和口感香气可说都是很高级的,真正会喝茶,懂喝茶的人肯定会把他当做心头好!
说的便是这祁门红茶。适合制作“祁红”的祁门褚叶种茶树,只有在核心产地祁门县境内生长,才能形成正宗“祁门香”。
祁门县坐落在黄山西脉森林茂密的丘陵盆谷之中,地处世界公认的北纬30°黄金产茶带。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利于茶树种植。
这里植物种类多,森林的落叶,山间的小烂石,肥厚且透水的土壤,使得祁门红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内含物十分丰富。
陶自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祁门县正阳茶厂创始人。
作为安徽祁门县正阳茶厂的创始人,陶自富师从“祁红工夫大师”闵宣文,潜心修炼,追求精益求精。
由他制作的祁门红茶,曾多次蝉联世界茶联合会金奖,其中连续三届蝉联金奖,且曾被作为中国茶叶博物馆典藏指定制作“祁红”。
许龙星以创新型祁红制作技艺见长,由其手工制作的祁红无论香气还是外形都是祁红中的上品。
陶自富老师选择的茶园位于祁门县南部的乔山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一个典型山区乡。
这里植被丰茂,尤其茶园中还拥有很多油茶籽树,各种植物之间的香味相互交融,花的甜、树的香,在长时间地浸染下,已成为祁红茶树的一部分。
“祁红”的制作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奠定品质的基础,而精制则将相对粗糙的毛茶升华成风神俊秀的上品。
无论是采茶时间,还是制茶中的发酵时长、揉捻力度、干燥温度都十分考验制茶师傅的经验。
祁门红茶的采摘是春夏两季完成,时间则是在4月中旬左右,农历清明后到谷雨之前,选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
作为初制工艺第一步的萎凋,需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
如果说揉捻为祁门工夫红茶的品质打下了基础,那么发酵便是形成祁门工夫红茶品质的关键。
经过揉捻的茶叶只有经过发酵后,绿色的茶叶才会逐渐转化为红色,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初制最后的工序是烘干。通过高温烘焙,使发酵好的茶青中的水分蒸发,以保持茶叶干燥。
干燥后,还需精制。通过抖筛、手筛、打袋、风选等工序,整饬茶形、剔除杂物等工序,获得美观的外形和统一的品质。
上一篇:conten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