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千年禅茶文明怎么写“活”?

2024-10-17 行业新闻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不只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叶清冽的茶香,也氤氲了千年韶光。其间,西湖龙井和径山禅茶,则是最耀眼的两大品牌。

  径山禅茶源于唐,兴于宋。那么,径山茶文明是怎么与禅意相融的?径山茶宴又是怎么以茶会友?为啥说“全国禅茶出径山”?寻脉径山茶文明的来源,全部答案便清楚了。

  “皇帝未尝阳羡茶,百卉不取先开花,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径山茶的高质量,与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胜密不可分。

  径山,坐落杭州城西北50公里,为东天目之余脉,风景秀丽。历史上,径山长时间从属临安大云乡,临安《旧县志序》称:临安其山“自东天目之胜,迤北而通径山”;明代万历《杭州府志》则称径山“乃天目山之东北峰,有径通天目,故名。”

  径山之上有径山寺,为距今1200余年的古刹,与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径山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宋已臻鼎盛。相传法钦和尚来此结茅布道,唐代宗大历三年将

  其诏至阙下亲加瞻礼,赐“国一禅师”称谓;南宋孝宗则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定时期又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鼎盛时,梵宫殿宇楼阁三千余楹,禅房360间,僧众达三千余人,卷烟飘渺如青霓,诵经声浪冲云天,被誉为“东南榜首禅寺”,在海内外释教界享有盛名,“与东西天目蔚为佛国”,因而也被称为“释教我国化之后最终的顶峰”。明代浮梁知县吴之鲸以为,“南朝四百八十寺,未有其比”。

  至于径山茶,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璧坞及里坞出者多佳,至凌霄峰尤稀少难得”,“径山寺僧采谷雨者以用小缸贮之送人,钦师曾于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延伸山沟,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

  而“茶圣”陆羽则两次来到径山,调查并写作了《茶经》,径山茶也由此名声大盛,与杭州龙井、天目青顶齐名,自宋至清,一向列为“贡茶”。

  日本茶叶源于我国,这早已成为结论,但日本茶道从哪里传入?答案是余杭径山。

  据相关史料记载,1241年,师从径山无准师范的日僧东福圆尔学成归国。他将从径山带回的茶籽种在故土静冈县安倍郡足久保村,几年后,人们依照径山茶的制法试制成功了日本高级抹茶“本山茶”,自此本山茶成为了产茶大县静冈的最主要茶类。此外,圆尔还从径山寺带回了《禅院清规》一册,并以此为蓝本,拟定了《东福寺清规》。

  1259年,日僧南浦绍明来到径山寺修行,学习并研讨《禅院茶礼》。1267年归国时,他带回去径山寺1套茶台子和7部我国茶典。回到日本后,他一边宏扬佛法,一边将“径山茶宴”开展成为“表现禅道中心的修身养性之日本茶道雏形”。据日本《类聚名物考》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长老南浦绍明由宋传入。”

  在南浦绍明掌管崇福寺禅事33年间,也曾模仿径山茶宴进行过奉茶典礼,日本茶道再次得以接连和完善。十五世纪后期,村田珠光在此基础上,又整理出一套完好的日本茶道点茶法,自此日本茶道日臻完美。

  当然,从喝茶摄生到喝茶参禅,从唐朝的煎茶法到宋朝的点茶法,历史上我国禅茶文明与日本的沟通是以输出为主,而新时代下,中日禅茶文明则在广泛沟通中彼此学习、共同进步。例如,现在径山寺已成立了中日韩三国禅茶沟通中心;我国国际茶文明研讨会早在2010年即建议成立了中日韩茶道沟通协会;日本里千家茶道在浙江大学茶学系也设有沟通教学点,等等。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以为,新时代下禅茶文明的沟通和进步,有必要更广泛和深化地沟通禅茶文明,更好地丰厚禅茶的方式、改进和立异更多载体,一起更垂青喝茶的科学性。

  径山茶宴,望文生义就是源自径山寺的茶礼、茶会等共同喝茶典礼,其有着一套标准严肃的礼仪:先请贵宾至安置典雅的明月堂。宾主就座后,司客按盏奉茶,主人至客前各注半盏。宾主相互致礼,举盏闻香,放盏观色,再捧盏押茶半口,细细品味。此进程接连四次,饮完四个半盏,客人开端品论茶味,向主人道谢,主人介绍此茶的特征,推让回礼。司茶再行注茶,宾主就感兴趣的问题广泛攀谈。“茶宴”配有专门的茶台、精美的茶具。

  径山茶宴,以清淡、平缓、典雅、礼敬而受世人推重。2011年,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风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明遗产;2022年,“我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风俗”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其间的相关风俗部分也包含了径山茶宴。

  杭州市茶文明研讨会会长何关新以为,要以“三茶”统筹思维辅导径山茶宴系统开发。

  径山是我国禅茶文明重要发祥地、陆羽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祖、中华抹茶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悠长的文明。要有国际茶乡看浙江、浙江茶乡看杭州、杭州茶乡看径山的勇气和气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高强度推动,尽力将径山建成茶区是景区、茶园是公园、茶企是庄园、茶家是茶馆,好茶好水好器汇的精品样板。

  一起,要将径山茶宴研讨成果转化为优质生产力。激活其内在要素,提高外延价值,针对不同受众和要求,以商场为引领,鼓舞多元主体多项开发。要安身“茶禅一味”的根源提高“径山茶宴”的原创性,让人感触“一品茶宴,回味千年”的韶光穿越;要深化丰厚茶宴的风俗化元素,经过喝茶、喝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结合现代科技和数智运用,多场景多手法演绎展现“径山茶宴”的无量魅力;要做大做强“茶宴”经济,以此为招牌立异开展饮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