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30名制茶能手演出一片茶叶的“功夫竞技”
2024-10-03 冲泡方法
5月6日至8日,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红杯”手艺红茶制造大赛在江西九江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开幕。
来自江西、湖南、湖北三个省份的19个代表队,合计30名手艺制茶能手齐聚一堂,以“宁红茶”为主题,经过理论知识考试、现场制造手艺红茶等项目竞技,倾情演绎工匠风貌,助力茶工业高质量开展。
此次竞赛既要“文比”,即经过理论知识考试考察选手的茶叶制造理论水平;又要“武斗”,即经过现场对新鲜茶叶进行萎凋、揉捻、发酵、枯燥等项目竞技,全过程检测选手茶叶加工的实操才能。
手艺制茶实操是本次大赛的关键环节,首要查核选手宁红茶加工的技能熟练程度。萎凋、揉捻、发酵……制茶能手们现场对茶叶来加工,招引了很多民众围观。随后,评委经过感官评定,从选手加工的宁红茶成品茶得率、含水量和感官质量三方面归纳查核,质量越好,得分越高。
“修水种茶前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到宋朝时修水茶叶便名声益显,清朝时则到达巅峰。”据修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饶健东介绍,修水茶业一向延绵开展,沉积了深沉的茶文化,其中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时间红茶之一,一经面世就成为贡品茶和出口茶的经典名茶,发明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传奇。2021年,宁红茶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修水地处赣湘鄂三省接壤,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分家南北,土壤以山地红壤居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杰出的气候为茶工业的开展供给了先天优势。现在,修水有记载的本地茶树资源已达200余种,而修水茶科所茶树种类园已搜集保存了本地茶树资源80余种。
修水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红茶要点产区”。近年来,修水县积极地推动茶园生态化、出产标准化、工业品牌化,茶工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人增收的支柱工业、改善生活质量的民生工业、建造生态文明的绿色工业。到2023年末,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3万亩,年产干毛茶7300吨,年归纳产量29.2亿元。(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念。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文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