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不斷擦亮“雅安藏茶”金字招牌
2025-03-23 冲泡方法
人間三月天,又見春茶綠,十裡聞茶香。春日的雨城,處處弥漫著生機盎然的现象。在這裡,得天獨厚的地舆環境孕育了品質杰出的雨城茶葉。而藏茶,作為雨城區茶產業中獨具特征的一脈,更以其深沉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制造工藝,在茶香裊裊中訴說著非遺傳奇。
近年來,雅安市雨城區深化踐行“三茶”統籌理念,通過建基地、育龍頭、精加工、拓市場、塑品牌,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不斷夯實“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全力推動雨城茶產業向智能化、品牌化、全鏈條發展邁進。
2024年,雨城區獲評“全國重點產茶縣域”“国际黑茶發源地”“全國優質邊銷茶基地”“四川省‘三茶’統籌發展先進縣”“全省推動特征產業發展作业典型地區”“品牌文明力TOP30”,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省五星級農業園區。现在,雨城區茶產業正以繁荣之勢,在青山綠水間書寫著嶄新篇章。
薄霧籠罩的清晨,雨城區草壩鎮合江村茶園如綠色波涛般連綿崎岖。微風輕拂間,嫩綠的茶芽悄然探出頭來,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靜謐而靈動的畫卷。
這段時間,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陸續進入春茶採摘期,茶農們搶抓農時採摘春茶,茶園裡到處是繁忙现象。
隻見茶農們身背茶簍,不斷穿行在茶園中,手指翻飛間,一片片鮮嫩的芽尖便落入簍中。從清晨榜首縷陽光,到黄昏最终一抹余暉,似乎都在訴說著雨城這片土地與茶葉之間深沉的情緣。
“從三月初開始我家的茶園就進入採摘期,本年的春茶長勢喜人,品質很好,從採摘到办理,一向要忙到國慶節。”草壩鎮合江村種茶大戶楊健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他說,自己從事春茶採摘已經十余年,經營著幾十畝茶園,现在每天能產10—15公斤左右春茶,預計本年的收入將超過20萬元。
茶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雨城區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在茶產業生產領域的運用,積極探究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层次地交融,建成1000畝數字農業(茶園)物聯網科技演示基地,通過智能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土壤墒情和茶樹長勢。在雲台山茶園,茶農通過手機APP就能完结墒情預警、虫情測報等農事操作,病虫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讓防治功率顯著进步。
同時,雨城區還創新推廣“茶+N”立體種植形式,在萬畝茶園套種木春菊等植物,構建起生物多樣性防護網。通過“茶—沼—畜”種養循環系統,建成3個水肥一體化基地,协作智能灌溉管網,實現氮磷利用率不斷进步、生態環境不斷进步。
據了解,雨城區現有茶園30萬畝,其间投產茶園28.7萬畝,现在已建成全國綠色食物质料(茶葉)標准化生產基地18.7萬畝、標准化機採茶葉基地12萬畝,茶樹良種化率超過90%,69個茶葉產品獲綠色食物認証,13個茶葉產品獲有機食物認証,构成了東部青衣江流域優質早茶區、北部綠色生態茶區、南部高山有機茶區三大茶區。2024年,雨城區干茶產量4.0192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打破100億元。
近年來,雨城區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茶產業繁荣發展。記者從雨城區農業農村局獲悉,全省共有11家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雨城區就佔了6家。其间,邊銷茶戰略儲備庫企業3家,质料儲備2000噸,成品茶儲備1250噸。據悉,雨城區現有SC認証的茶葉加工主體41家,其间藏茶企業11家。
創新是茶產業發展的靈魂和動力,作為川藏茶馬古道开始地,歷史最久、產量最大的藏茶生產基地,近年來,雨城區深化貫徹落實“三茶”統籌理念,從“新”出發,瞄准產品年輕化、健康化,產業新興化、現代化發展方向,將千年傳統藏茶引进一個全新發展賽道,推動雅安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除傳統茶葉外,集團還推出了‘熾小茶原葉茶飲料’,主推藏茶純茶飲料。”據雅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古勁介紹,通過“熱萃+冷萃”技術研發創新,“熾小茶”既坚持了原葉茶的口感和風味,還做到了0糖、0卡、0增加,滿足現代消費者對於健康與口味多元化的需求。
作為國內首款藏茶純茶飲料、西南首款純茶飲料品牌,“熾小茶”具有很強的地域特征,適合流转、餐飲、旅行、會議等多種場景,填補了市場空白,進一步拓宽了茶延伸產品的邊界。“现在業內無别的的品牌的藏茶飲料競品,能够說這是一款能夠代表四川、代表雅安的特征产品。”古勁表明。
為滿足新興消費市場需求,雨城區先后推出緊壓茶、散藏茶、袋泡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藏茶濃縮液、藏茶裝飾品等七大類100多種藏茶系列產品。2024年,雨城區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茶產業帶的重點區域,成功申報全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藏茶產業全鏈條交融發展項目,全面推進藏茶產業精深加工能力进步。經過企業精制加工的藏茶產品年產量1.6萬噸,加工產值1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雨城區將創新作為茶產業“破題”的關鍵,組建專家團隊,抓科技研發與產品創新,在深度開發上持續用力,成功上市“天選雅集”“藏茶伴侶”等系列產品。通過打造藏茶加工園、雲台山綠茶加工園,引進2條藏茶連續智能化生產線、1條茶飲生產線,推動藏茶加工園智能化生產線进步改造、擴能增產。茶科技在雨城開花結果,不斷促進“雅安藏茶”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為推動雨城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机。
歷史底蘊是雅安藏茶品牌的深沉根基。雅安藏茶作為中國黑茶的典型代表,從唐朝文成公主進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被譽為黑茶开山祖师。2022年11月,南路邊茶(雅安藏茶)制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產代表作名錄,為品牌增添了灿烂的文明光環。
在品牌宣傳和市場拓宽方面,近年來雨城區也在持續發力。一方面,鞏固邊銷市場,青海、西藏、內蒙古等邊銷市場佔有率穩定在75%以上﹔另一方面,積極拓宽內銷版圖,珠三角、長三角、東北三省、川渝地區等市場不斷擴大。通過舉辦“打茶節”“雅安藏茶文明季”等會節活動,開展“雅安藏茶”高鐵冠名等,不斷进步藏茶知名度。雨城區茶企連續三年成功中標西藏自治區低氟健康茶政府採購項目,品牌影響力不斷进步。
在雨城區茶產業繁荣發展的進程中,壯大品牌價值鏈成為增強茶產業影響力的關鍵一環。雨城區充沛发掘本身優勢,多管齊下进步“雅安藏茶”品牌價值,讓茶香飄得更遠。
通過積極推動文旅交融,為雨城區拓宽茶產業附加值注入新生机。依托藏茶歷史底蘊,雅安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國家AAA級茶旅交融工業文明旅行景區“藏茶国际”,展现豐富的藏茶文明資源,成為重要的文明傳承與沟通窗口。
走進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萬畝茶園接連成片,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個省級演示農業主題公園——中國藏茶村和雲台山國家農業公園,游客在這裡能够親自感触藏茶制造工藝,體驗獨特的非遺魅力。園區內還設有雲台山茶文明學院,打造“產業+教育+農旅+休閑”交融的鄉村研學基地,構建“學、游、吃、住、勞”課程體系,招引眾多青少年體驗藏茶非遺。同時,雲台山低空飛行營地等特征文旅項目交融低空飛行體驗、地域美食與文創阛阓元素,實現“以茶促旅、以旅興茶”。
下一步,雨城區將繼續發力,實施藏茶“五進”活動,探究品牌推廣新形式,讓“雅安藏茶”這張流動手刺走向全國、走向国际,進一步增強茶產業的影響力,不斷擦亮“雅安藏茶”金字招牌,向“新”而行,以“質”賦能,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